首页                                                                                                                                                         目录

 

郭店楚简的问世部分改写了中国学术史和哲学史,可从根本上纠正世人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和错误观念。

郭店楚简共八百零四枚、一点三万字,一九九三年出自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时间大约为距今二千三百年的战国中期,其主要内容是先秦原始儒家与道家典籍,包括迄今发现最早的《老子》版本和十多篇孔子及其弟子思想史料,其中十二篇不见於世传文献。郭店楚简出土五年来,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震动,并迅速成为海内外人文学的研究热点、焦点和前沿课题。

在“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指出,郭店楚简是千年难得一遇的重大发现,只有一千七百年前的汲冢竹书可与之相比,这批楚简从一定程度上理清了历代对儒道思想的改动和包装,还传统文化以“本来面目”,其中一些核心价值观念仍值得今人借鉴。

自宋人首开疑古之风以来,研究孔子的著作不可胜数,但所引据的材料多半没超出《论语》、《左传》、《史记》等书。人们对其他古籍中有关孔子的记载或讳莫如深,或斥为赝品。最近甚至有人提出《论语》至汉代才集结成书,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但郭店楚简中十几篇佚籍的发现让世人对孔子的思想脉络有了新的了解。

人们通常认为,儒道对立。从郭店楚简《老子》看,儒道两派本是同根生,旨趣也相互贯通,老子不但没有批评儒家思想,而且对儒家所遵奉的观念如圣、仁、义、礼、孝、慈等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另一方面,从其他史料看,孔子对老子也是非常推崇的。专家指出,楚简《老子》无形上篇章,无兵法、权术,无反儒特色。

楚简填补了儒家学说史上的一段重大空白,透露了一些儒道两家在早期和平共处的信息,有助於人们真实理解从孔子仁学到孟子心性之学的发展轨迹,从而为改写中国哲学史提供了新的依据。

郭店楚简里面包含了儒家的基本价值观,有深厚的敬天观念,有深刻的心性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楚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楚简对“忠”的解释是“恒称国君之恶者为忠”,这在後世的儒家经典里看不到。

(正见网编辑整理,资料来源:太阳升中文图书馆)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042

 

 

儒道本是同根生(二): 谈孔子修炼的一生

鹄章(台湾)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天象变化,历史的安排,二千五百年前人类社会已经开始出现道德沦丧、败坏的现象,西方希腊文明進入衰亡的后期;在东方的中国正处于政治上长期分裂纷乱,思想上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东土却降生老子与孔子。这一觉一圣维系了这地区的人们思想与物质不致不成比例地败坏,为往后众生中土结缘奠下稳定基础。“孔子给人留下了一个做人的办法,中庸思想。老子讲的是修炼的方法。而实际上,中国人把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合在一起。” (《转法轮(卷二)》“不修道已在道中”) 所以儒道思想已经为中土的众生起着宗教本质上的作用,“其实宗教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真正使那些不错的能修炼上去的人得道;再一个就是能够使人类社会的道德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转法轮(卷二)》“在大屿山讲法”) 同时,降生于印度的释迦牟尼佛所传的佛法,于三个世纪后陆续流传入中国,这时的汉王朝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往后道家以儒家思想在人世间的型式,完整的佛、道二家生根于中土,为当今洪传宇宙大法铺妥了主舞台。这岂是偶然!

孔子的一生述而不作,只是删诗书(诗经、尚书)、定礼乐(礼、乐经)、系易辞(易经)、著春秋,编纂六经。他过世后弟子们才将他平时言论摘要记录下来,名为《论语》。《论语》“为政篇”中这段孔子一生自述,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为学,三十而能“立”,立就是不动,为学做人处事的道理确立了,显然仍难免有时疑惑,也就是说偶尔会出现摇摆情况。四十岁才达到不惑状态,对人事万物因果了然于胸,这已经是修炼人的初步状态。再过十年的历炼,孔子才恍然大悟生命的意义,所谓“知天命”就是知道人为何生而为人,体悟返本归真的天赋使命,这不就是十足的修炼人!所以孔子才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道生命意义的人是称不上有德行的。“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难怪要苦相斗造业一生而不自知。六十岁的孔子俨然修道有成,能“听而不闻━━难乱其心”(《洪吟》“道中”),任何宠辱褒贬皆能耳顺心不动。孔子七十二岁辞世,生命最后二年,他的“念”能随心转,不超出修炼人的规范,是修炼境界的体现。孔子在易经系辞记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这就是修炼人达纯净状态功能的体现,所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是遥视、宿命通功能的体现,不是形容博学。象系辞中“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暗露了修炼者元神突破空间、遁入另外时空的景象,所以古人能日行千里,甚至象飞碟穿越时空,移念就抵达。孔子很懊悔自己太晚懂修炼(学易),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子五十多岁以后才真正懂修炼,如果早几年,五十岁就懂修炼,可以少走错路,早点得道圆满。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老彭。”

常人学者以为孔子注释易经是搞迷信,但是修炼人知道这个信,不是迷信,而是“真”信,孔子内心真正却是想向老子、彭祖看齐。老子与八百岁的彭祖都是修道人,这说明了“……儒教修炼到了极高层次上,它是归为道家的;……”(《转法轮》第五讲)。从修炼的角度看,孔子虽非下世传法度人的觉者,但是他在人世以卓越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再成为修炼者,走完修炼的一生。就象今天大法弟子能从各行各业、各种领域得法、证实法成为修炼人,这才是人类生命完美的典范,这才是足以赞颂,这是留给未来的。未来的人类社会,人们也会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觉宇宙的真实、发现生命的实相,踏上返本归真的路!

个人体悟,敬请不吝指正。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072

https://www.zhengjian.org/node/16280
鹄章

熟悉儒家思想的都知道,整本《论语》基本上完整地表现了孔子“仁”的思想。所谓的“仁”,在中文里象仁慈、仁爱、仁义、仁民爱物、仁人君子等,形容一种高尚的待人行为,所以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孔子给人留下了一个做人的办法,中庸思想。”(《转法轮》卷二,“不修道已在道中”)《论语》里那些精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言论,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成为中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一部份。但是只要再注意看一下《论语》,在这本孔子过世后弟子们追忆整理的言论集里,孔子多次提到“道”,例如最具代表莫过于“里仁篇”中谈到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什么不说“朝闻‘仁’”呢?整本讲“仁”的精神与思想的论述中,竟然冒了个“道”,甚至重要性远大于“仁”,这位对弟子不谈怪力乱神,却又注疏形而上、玄奥又超常之“易经”的老师,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

在“里仁篇”同时又有段对话,从修炼的角度不难看出些端倪:

子曰:“参乎!(曾参啊),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是,我懂)”。子出(孔子出去了),门人问:“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孔子很显然藉与曾参的对话,把“道”的心法说给众弟子悟一悟。我们知道孔子也是个修道人〔1〕,道家修炼是单传,过去师父传法,谁悟性高、根基好,谁得法。这显然是段修炼对话,只是这个曾参很可能不是个大根基之徒,明明告诉他“一以贯之”,竟然用了“忠”与“恕”二个概念来描述老师的道。如果白天知道了忠、恕二字的内涵,晚上死了都不后悔,这未免太小看夫子之道!

那么何为夫子之道呢?在“卫灵公篇”又有一段对话谈到“一以贯之”:

子曰:“赐也(子贡名),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你认为老师的见识是博学多闻而来的吗)”

对曰:“然,非与?(是,难道不是吗)”

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错了,我一以贯之)”

这儿可见夫子之“道”不是源于博学多闻。所以根本不是跟弟子谈做学问,真道无关乎学习。其实呢,想了解夫子之道,不从孔子所注疏的易经系辞,恐怕难窥所以,《系辞上传》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地说: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可见“道”乃天下之真理,真理的最大特色就是至简至易,越高的道愈简愈易,所谓大道至简至易,这就不难体会为什么孔子一再地说,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那么所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就是形容“得道”,懂修炼之道。而“而成位乎其中矣”意思就是说,只要得道,修道人返本归真的功夫下得够久,功够大,那么圆满得果位不就在其中了吗!

所以孔子一直鼓励读书人要立志求道,所谓“士志于道”(“里仁篇”)。教导弟子也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礼、乐、射、御、书、数)”(“述而篇”),前二项关乎修炼,解生死,后二项才是为人治学。那么孔子为什么又对弟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呢?这个问题可能千古来难倒许多常人学者。在《转法轮》第三讲,师尊早把这迷给掀了底了:“真正地修炼,马上就遇到生命危险……有许许多多气功师不敢往高层次上传功带人。为什么?他就是做不了这件事情,他保护不了你。过去有许多传道的人,他只能教一个徒弟,他维护起一个徒弟来还差不多。”所以孔子并非下世传法的觉者,他是典型由士大夫走向修炼的典范,在“述而篇”孔子自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所谓“好古”就是遵寻承袭中国古老学问,在易经系辞里都谈到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等,这些都是带有修炼色彩宇宙生命之学,孔子从“十五志于学”--勤奋学习古文化,到“知天命”--开智,了解生命的意义,“五十学易”踏上修炼之路,成为修炼人。所以在常人社会表面就是教导弟子为人处世与治学之道,渐渐随着孔子自己对真理认识日深,自然把修道的内涵不声不息溶入其中,让根基好的弟子也走向修炼之路,因为保护不了弟子,修炼之事涉及生命源与累世业,过去懂道之人都知道是不能明讲的,都要靠悟的。所以才会有对一般弟子、对常人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内心却真信向道,崇拜老子、彭祖能修道开悟、返本归真。出现这种外儒内道的特殊现象,其实这说明了儒家修炼就是道家。另方面做一个仁人,“克己复礼”,从做一个好人开始,修心性这也是修炼的根本基础。因此从修炼角度,看孔子一生、思想历程,就一览无遗,读《论语》,自然前后贯通、无所矛盾!

所以“夫子之道,修‘真’而已!”

那么再从孔子自学求道过程中,我们不难理解孔子所谓“朝闻道,夕可死矣”,可见“道”之珍贵、稀世啊!而闻道难,难甚于登天,要“闻道”,意思就是能遇到有人能明明白白地把修炼之道说给人听,这必须得刚好遇上觉者下世,闻道者本身又是一位会辩认者,所谓“上士闻道”。从这个角度看,“朝闻道,夕可死”另一个意思就是:能诞生在一个觉者下世的年代听其说法传道,又有缘能悟者;白天遇上了,晚上死了都不觉得可惜、遗憾后悔啊!换句话说这种机缘要给孔子遇上了,晚上死都乐着呢。

这些《论语》里困惑笔者多年的疑问,在读《转法轮》过程中,会心微笑,恍然有感,答案尽在其中矣。解了孔子之“朝闻道,夕可死矣”,另一段师尊在《精進要旨》中说:“法轮大法是把宇宙的特性(佛法)万古以来第一次留给了人,等于给人留下了一部上天的阶梯,……”就留给读者去体会。

这真是一个连孔子都会羡慕的年代!

个人体悟,敬请不吝指教。

https://www.zhengjian.org/node/17035

 

 

鹄章

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说了一句非常具争议性的话,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就是一般人,老百姓;“由”有‘从、循从’的意思。所以这是谈治国管理,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般百姓只要他们遵照着做就行了,不需要教育灌输太多的知识。孔子的话几千年来被中国人奉为圭臬,到了近代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打倒孔家店,这句话就成孔子的“罪状”之一。一夕间这位有教无类的至圣先师成了愚民政策的代言人,帝王专制的打手,同时还得承担导致中国封建科学落伍的最大责任。

后来有学者出面为孔子解危,说孔子非常民主,这二句话其实是古人圈点标错了,应该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意思就变成了:人民如果普遍知识高了,就让他们政治自由,公开选举投票;如果素养水准不够,就教育灌输知识。于是孔子恐怕又成了民主政治的创始元老。随着现在逐渐民主,我们可能弄不清,也许也不在乎,孔子真正的意思。

其实走过历史交接年代,现代人更应该思考孔子的话真正的意思,先不说为什么,到底什么才是孔子的主张呢?前文我们提过孔子是个十足的修道人[1][2],儒家思想根源于道家,老子《道德经》有一篇更直接的论述: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自古以来懂宇宙法则的明君,不是教人民丰富知识,而是用“道”保持他们的淳朴)

民之难治,以其知多。(人民将难以管理,会因为他们有太多知识)

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

(所以人民多知识后,用知识来管理国家,将是国家的灾难;维持善良本性,人民能自我约束,才是国家的福气)

知此两者亦稽式。(认识到用知与不用知的关系,这就是个公式、定理)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能依这个定理行动,就等于积了深远的大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道德经.六十四章》(玄德是另外空间的白色物质,质高量多;德是吃了苦,承受打击,做了好事得到的,与人世间的物质性质恰恰相反,积了玄德将来机缘成熟就好修炼、长功快。)

所以,为什么人们感到《道德经》玄奥,因为是给修炼人讲道,教人放弃名利情与返本归真,不是一般知识理论,更不是政治学。中国古代根本没有“政治”这个名词与概念,政治就是典型所谓“以知治国”的产物,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孔子是主张这种现代人认为的愚民政策,那么也许有人会问,这位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怎么会主张愚民呢?笔者个人认为:孔子实际上根据道家的理论在为中国社会建构精密的“道德科技工程” [3]。

大家回想一下,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与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那是一个政治长期分裂,诸子百家争鸣,社会开始动荡的年代。百家争鸣意味就是人民思想非常活跃,从修炼的角度看复杂的思想就是代表离道渐远,业力渐大,表现就是道德出现沦丧,这就是“民之知多难治”的现象。知识丰富就凸显人类私心,重视自我权益就不愿吃亏,争权夺利就掩盖本性,此后战国时代、秦朝暴政,法家似乎统一中国,其实也把人性扭曲到了极点,直到楚汉争霸,中原长期处于杀戮战场,中国几乎濒临崩溃边缘,人口可能只剩五六分之一[4]。修炼的角度看,这也成了必然的消业现象,人造业会有病、磨难出现,社会造业就会带来灾难、战争等消业现象。如果不是汉初文景的黄老之治与武帝的独尊儒术,净化复原社会,残存中国人早就成为北方凶奴的奴隶。孔子的弟子们历经几代的努力,儒道思想终于正式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多元回归到单一有道内涵的儒家思想,这是历史的真实,当然也都是历史的安排。

孔子看出社会发展的危险,所以道德工程外观就主张恢复“周礼制度”,而工程核心- “改变人心”部份就是孔子“仁”的思想,给中国人建立一做人处世的规范、中庸的价值观[5]。至于科技的精髓–“道的内涵”,所谓“士志于道”让根基好的人走向修炼之道。这就是笔者所谓“道德科技工程”,这个工程计划并没有完整的实施,除了周游列国后并没有遇见伯乐外,另外发生了二件关键事件:颜回早逝与孟子出现,导致道德科技方案演变成为政治维系工程,笔者另文叙述,此暂不多言。然而由于中国古代特殊的物质观[6],科学走了另种发展路线,使中国社会没有过度的物质化。儒道思想确实使中国文化顺利地延续了二千多年,中庸的价值观维系了这个地区精神与物质不致不成比例败坏,为以后众生中土结缘铺妥了历史的大舞台。

孔子在《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古称有德行的人为君子,鲜字(音险),尽、完成的意思,这段意思是:道这个宇宙法则……让仁者认识了,知道为什么要做好人。让知者开智,知道为什么要修炼。融在一般人的生活文化中,让百姓自然遵循却浑然不知。这就完成道在人这层次让人能重德、养德生存方式!这是理想的人类生活方式,还是愚民呢?

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是不是该以史为鉴呢?历史本来就是一面给人看的镜子,那么想一想,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的思想复不复杂?接受这么多的教育知识,我们变的更善良,还是更自私?如果变善良,为什么法令越订越多?科技改善物质生活,我们的心变得更温馨,还是更冷漠?更多物质满足,我们生活更充实,还是更空虚呢?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代,已经走过一次思想复杂的年代,历史也把演变过程、结果和代价展现给了人类。不懂宇宙法理,看不出危险可怕!不懂宇宙法理,不知道孔子、老子的话的含意。前文[2]我们曾请读者体会,李洪志师父在《精進要旨》中说:“法轮大法是把宇宙的特性(佛法)万古以来第一次留给了人,等于给人留下了一部上天的阶梯,……”这次我们请读者思考一下,要让情况更糟糕、更大面积的现代人,不要经过毁灭性消业灾难,恢复到能普遍重德行善的社会状态,这次道德科技工程要有多大难度呢?当然极度艰难,但是也不难!

历史上,无论老子、孔子,甚至释迦牟尼佛、耶稣基督,谁也没把真正“道”、“法”、“真理”直接讲给众生听,都是隐而不宣让人去悟、去感受觉者话的内涵。笔者过去常自问,这些古人写了这些,人根本不知所云,圣人既然有道,有佛法为何不明言呢?实不相瞒,笔者在看完《转法轮》瞬间,这些残留在脑中的论语、老子、佛经通通都出现意义了;更可怕的是,历来鄙视的那些挂在电线杆上的基督教教义牌也一下明白了内涵意义,真是既羞又愧自己心思复杂还怪圣人小气……前文笔者之所以特别谈“朝闻道 夕可死”[2],这次真是直接让众生闻道,闻道行之即是觉者,这次直接造就这么多的平凡的觉者来推动这次宇宙性的道德科技工程复原更新计划,这是让艰难不难之处。艰难之处,不假外找,所有生命扪心自问,上楼把梯子给你,不是上楼难,难在自己。李老师最近在《在2002年华盛顿DC法会上的讲法》上说:“我不是耶稣,我也不是释迦牟尼,但是我造就了千百万个敢于走真理之路、敢于为真理而不畏生死、敢于为救度众生而献身的耶稣、释迦牟尼。……”

也许再问问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的同时,买本《转法轮》看一看…… 既然生在这个时代,那么也就别错过了。

个人体悟,诚不吝指教。

本文后记:与所有大法弟子分享

《转法轮》最后,师父说:“我想我传法的时间基本快结束了……我的愿望是把大法传出来,叫我们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使真正想修炼的人依法能够往上修炼。同时在传法过程中,我们也讲出了做人的道理,也希望你们从学习班下去之后,如不能够按照大法修炼的人,最起码也能做一个好人,这样对我们社会是有益的。其实你已经会做一个好人了,下去以后,你也能做一个好人。”

读了那么多次《转法轮》,从来也没有对这段话有什么特别体会,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脑中自然浮现这段话,强烈地震憾不已……当我们在向常人洪法讲真相时常说:这是法轮功(道,大法),教人做好人(仁者为善),也是性命双修的功法(智者修炼),五套功法简单易学,全球免费义务教功(融入生活,道至简至易,广布人间,非价能衡量)。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生命各种层次;简单的一句话,改变了多少常人的观念却不自知。不只常人不自知,弟子我们也不自知,这过去是圣人行径,悟道的人的作为。伟大的法才能赋予我们更伟大的作为!一切尽在无为中,师父说:“你们每个大法弟子,要真正认识自己,走好自己的路。你们真的就那么伟大,……”(《在2002年华盛顿DC法会上的讲法》)。依法就这么伟大!

参考文献

[1] 正见网,儒道本是同根生(二)─谈孔子修炼的一生
[2] 正见网,儒道本是同根生(三)─ 也谈夫子之道
[3] 现代根据科学发展的技术称为科技,宇宙法理是更高的科学,故也顺着现代名词:科技、工程形容。
[4] 据史记载:楚汉争战时,刘邦有次逃到曲逆城(河北完县),曾赞美该城繁华可比洛阳,当时城内仅余五千户,秦时尚有三万户,曲逆距主战场尚有一千公里之遥,已经如此,主战场中原的悲惨可以想像。
[5]《转法轮》(卷二)不修道已在道中
[6] 正见网,中国古代化学史漫谈(一)物质观

 

https://www.zhengjian.org/node/18156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